|
|
訂閱社區雜志 |
【廢氣】北京13年先后推出200余項措施治理大氣污染 |
(時間:2011/9/14 9:42:13) |
據報道,“藍天”是對空氣質量達到二級和好于二級的天氣的形象化概稱,也是衡量一個城市空氣潔凈程度的直觀表述。十二年前,北京一年的“藍天”數量只有100多個。 從1998年起,北京市先后推出200多項措施治理大氣污染,使得“藍天”數量不斷上升,去年更是創下全年286天的“藍天”記錄,離全年的365天還有79天。是否可以將這79天也“刷藍”呢?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杜少中(微博): 杜少中:從理論上來講是可以的,但是實際上是不可能,對大氣環境的污染,既有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抗拒不了的。即使是在環境質量特別好的城市一年中也有幾天不達標的。 杜少中所說的自然因素,其中就包括了沙源地對空氣的揚沙污染。北京三面環山,一旦沙塵入侵,在沒有大風的作用下很難自覺凈化。因此,北京市始終把植樹造林作為防沙治沙的一項固本舉措。北京市防沙治沙辦副主任胡俊: 胡俊:到2010年,山區林木綠化率達到71.35%,森林覆蓋率達到51.75%,分別比2000年增加14和10個百分點。 想要將剩余的79天也變成“藍天”,需要天幫忙、人努力。而植樹造林、燃煤污染治理、機動車污染治理便是“人努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防沙治沙的效果,生活在北京的居民感同身受: 北京居民:沙塵暴就比以前少了,現在綠化也多了。 北京居民:變化還是挺大的,以前還有沙塵暴,天兒特別黃,現在都好多了!還是有更多可以加強的地方,讓北京的天更藍。 目前北京市制定的標準,空氣污染指數小于100的日子都可以被劃入“藍天”的范疇。杜少中表示,這樣的“藍天”顯然還不夠藍,用建設世界城市的要求去衡量,北京應該收獲更多的“藍天”數量和更優質的“藍天”質量,數量達到292天占全年天數的80%,質量朝著污染指數低于50的“一級天”努力: 杜少中:改善空氣質量的進程有起點沒有終點,就是不斷向前向上的一個進程。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