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水處理】陜西水驅技術實現采油污水零排放 |
(時間:2011/1/6 10:48:36) |
“水驅采油技術的應用,不僅大幅提高了采收率和采油效率,降低了資源開發強度,延長了開發年限,而且由于驅油過程所用水可以回收處理并回注,實現了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和采油污水零排放。由此減少了石油開采對生態環境的污染與破壞,實現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環保效益的多贏。”在前不久召開的油田注水開發工作會議上,陜西延長石油集團總經理張積耀這樣評價注水驅油技術。 得益于注水驅油技術的推廣應用,延長石油集團2010年原油產量將再創歷史新高,有望超過1200萬噸。目前,延長石油集團油田公司注水區平均單井日產量較非注水區提高50%,原油采收率較非注水區提高6.52%。這意味著在相同原油產量情況下,企業無須開挖更多新油井,從而延長了油藏區開發年限。“按目前的注水效果分析,延長油田只要有效實施注水開發,預測采收率可由當前的11.8%提高到17%以上,增加石油可采儲量1億多噸。”延長石油集團董事長沈浩亦說。 為確保含油廢水不污染環境,延長石油集團將分區塊對含油廢水收集、存放并集中處理,含油廢水經過兩級除油、三級過濾、微生物除油、膜過濾、旋流絮凝、精細過濾等一系列處理,對環境無污染后再回注油田,增加地層能量,防止地質塌陷。 為了攻克鄂爾多斯盆地特低滲透油田的開采難題,延長石油公司從1952年就開始了注水試驗。目前該公司油田注水面積達到1331.8平方千米,水驅控制原油儲量5.9611億噸,單井日產油量大幅攀升。“十二五”期間,他們將在“十一五”投資69.6億元基礎上,大幅追加投資。到2013年末,延長油田注水面積將達到2984.1平方千米,注水能力達到21.63萬立方米/日,綜合遞減率降至7.1%以下,適宜注水區塊70%以上實現注水。2015年,適宜注水區塊90%以上實現注水驅油,綜合遞減率進一步降至6.5%以下。 據西安石油大學何光渝教授介紹,相對于氣體驅油以及混合驅油技術需要使用大量化學助劑,水驅技術只要針對當地地質構造與油田滲透特點,量體裁衣,并科學合理地使用,均能取得增產、增收、有利于環境的效果。目前,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不僅全面推廣注水驅油技術,而且開始推廣早期注水、分層注水等多種注水開發方式。在國內,注水驅油的原油產量更占到全國石油總產量的85%。 大慶油田連續27年保持原油穩產5000萬噸的最大“功臣”就是注水驅油。同處鄂爾多斯盆地的中石油長慶安塞油田,注水技術的應用使其石油采出程度達35%以上,綜合遞減率降至4.5%。中石化江漢坪北油田在安塞縣一塊50平方千米區塊內實施科學精細注水后,該區塊連續10年穩產原油17萬噸,達到國內油田開發的最高水平。 “由于鄂爾多斯等地區的特低滲透油田單井原油產量特別低,后期開采幾乎沒有邊際效益。無論采用氣體驅油或混合驅油技術,都將大幅增加其開采成本。在這種情況下,看似原始的注水驅油技術,反而以其成本低、無環境污染而成為特低滲透油田二次采油的首選驅油技術。同時,企業應使用超前注水和溫和注水技術,提前培育油田地質能量并使其緩慢增加。待能量達到要求時開采,不僅出油量大,出油率高,而且能夠節省人力、運輸、電力、廢水處理與環境治理等各項費用,實現經濟、節能、環保三豐收。”何光渝這樣建議。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