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瑞士蘇黎世湖、日本琵琶湖、英國泰晤士河之后,“無錫蠡湖”有望成為國際淡水河湖治理中一個新的經典。亞洲國際淺水湖泊大會對蠡湖整治給予了這樣的高度評價。 蠡湖的重生,也意味著太湖治理跨出了成功的一步,其治理思路為湖泊治理提供了一個可資借鑒的“成功樣本”。

實施“五大工程”:為“科學治太”探路 蠡湖,是太湖的內湖,因傳說中范蠡、西施曾攜手泛舟隱居于此而得名。歷史上蠡湖水面壯闊,生態優異,在上世紀70年代還是“一級空氣、二級水質”,屬典型江南碧波美景之地。由于長期不合理開發,蠡湖水域一度從9.5平方公里萎縮至6.4平方公里,生態環境急劇惡化,藍藻堆積,臭氣彌漫,成為太湖污染最嚴重區域,水質常年處于劣Ⅴ類,“臟臭難聞,湖水渾濁好像醬油湯”。 “徹底根治蠡湖污染,再現蠡湖的嫵媚生機”是無錫市委、市政府10年前對社會的鄭重承諾。蠡湖整治倡導者、全程參與“十年治一湖”的無錫市委書記毛小平說:“蠡湖整治是無錫生態文明建設的示范和先導,是提升無錫城市形象和市民幸福感的關鍵之舉,它對太湖治理以及無錫轉型發展的路徑選擇和持續升華意義重大。” 在系統考察學習國內外淡水湖泊治理經驗的基礎上,無錫市明確提出“科學治太、綜合治水”的基本原則,并把蠡湖綜合整治作為太湖水環境整治的一期工程率先實施。2002年以來,按照“清淤、截污、調水、修復生態”的整治思路,全面實施生態清淤、污水截流、退漁還湖、生態修復、湖岸整治五大工程,為太湖綜合整治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方法。 目前,蠡湖從6.4平方公里“恢復性擴容”至9.1平方公里;富營養化指數呈總體下降趨勢,曾經多年劣Ⅴ類的蠡湖水已經連續兩年多穩定在Ⅲ類水平,提前達到國家考核目標要求。 “鐵腕治污中,鐵腕截污為首要。”毛小平告訴記者,“蠡湖整治”之初,無錫市對31條入湖河道全面設閘,不許一滴污水入湖,倒逼沿岸地區加大污水處理,下決心調整產業結構,摒棄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丹麥國立環境研究所研究員、著名國際湖沼學專家艾瑞克對蠡湖非常徹底的污染源控制極為贊賞,“不讓外來污染源進入,生態修復才有成效。著眼于整個流域的水環境治理,“蠡湖整治”為科學治太探了一條新路。目前無錫已將9.1平方公里的蠡湖治理經驗推廣到整個太湖治理上。 環境就是資本:用經營環境的思路破解治污難題 “如何緩解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中面臨的資金瓶頸制約”成為急需破解的問題。蠡湖整治是復雜的系統工程,難度高,投入大。據測算,全面實施蠡湖水環境治理工程,需要籌措資金一百多億元。如此巨大的投入,一度讓不少人對蠡湖的治理產生疑問。 “我們認為蠡湖整治后的環境效應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事實證明,蠡湖整治啟動后,周邊土地急劇升值,當初蠡湖周邊土地價格一畝不到20萬元,如今最高已達到800萬元。”毛小平說,在蠡湖整治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環境即資本、環境有價值”的共識,在充分發揮政府資金引導作用的同時,積極引入市場機制,用經營環境的思路破解治污資金難題。 在這一過程中,無錫積極創新發展思路,以經營環境為手段,把環境要素作為重要的社會資本來看待,通過優化生態環境推進環境要素增值,逐步探索出了環保投入與償還的新模式。為此,政府建立了高效的資金運作平臺,組建借款還款主體,完善貸款項目審批手續,規范資金使用體系。 經營環境不是唯經濟效益,不是為了“圈地賣錢”。無錫市在蠡湖治理過程中,落實“環保優先”方針,從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城、山水城、湖濱城的總目標出發,始終把生態價值的提升放在第一位,嚴格禁止對蠡湖周邊地塊進行大規模經營性開發。 同時,靠行政這只“有形的手”撬動市場這只“無形的手”,不僅體現在蠡湖整治中,也推動了無錫環保工作的全面開展。無錫市環保局副局長汪春說,近幾年來,無錫市通過政府補貼等形式,調動社會各方面以及外商投資興建污水處理廠的積極性,促進了污水處理行業的市場化經營。目前,無錫市區共有20家污水處理廠,其中社會資本參與投資的占一半。 堅持以人為本:讓群眾共享環境治理成果 “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根本目的,是讓廣大群眾充分享受到生態改善的綜合效益。”毛小平說,在蠡湖整治過程中,無錫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為民造景”的指導思想,切實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廣泛發動群眾,充分依靠群眾,妥善處理好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成為環境整治成功的一大經驗。 在蠡湖整治過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護好群眾的根本利益,是關系到蠡湖整治成敗的關鍵。蠡湖管理委員會主任常榮初說,在整治過程中,5500名拆遷征地農民全部納入城市社保體系,平均每人支出5.5萬元,徹底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把拆遷農民全部安置在城市統一規劃的住宅小區,選擇蠡湖邊最好的地方建農民安置房;并把他們全部納入城市就業體系,村民與市民享受同等就業待遇,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對村民實行免費培訓,蠡湖地區整治后新增的管理服務行業崗位,優先滿足當地農民就業。 群眾在充分享受蠡湖環境改善好處的同時,也自覺地參與到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過程中。雨人家用品有限公司是蠡園村的招商引資企業,廠房剛蓋好,就遇上了蠡湖整治拆遷,總經理夏國良把主動搬遷企業看做是自己應盡的一份“社會責任”。小學生馬致遠看到蠡湖百花盛開、爭奇斗艷,興奮地給市長寫信,自豪地說:“我愛無錫,更愛這美麗的太湖,我以后要認真學習,保護母親湖,把我的家鄉建設得更加美麗和富饒。” “蠡湖整治”的成功使無錫科學發展踏上了新征程。通過蠡湖整治,改變了城市形態,提升了城市形象,使無錫成為海內外人才、資金、技術集中的地方,推動了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蠡湖是自然的、生態的,也是歷史的、文化的。現在,蠡湖38公里湖岸線全線貫通,9.1平方公里水域波光瀲滟,公共綠地與文化景點緊密勾連,迎來眾多游客流連忘返,成為無錫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張靚麗名片,實現了生態建設與文化傳承的有機統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