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工業革命以來,發展與環保一直是具備矛盾性的命題,“先發展,后治理”的模式成為很多經濟體崛起的路徑依賴,而隨著人類對于更高文明的邁進,這種方式顯然已不可取,那么如何破局,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擺在企業面前的一道難題。

近日,宏碁舉辦了“宏碁環保日”全球活動,分享了企業自身和合作伙伴在永續發展方面的成就,從產品設計到制造到物流的全流程,宏碁通過不斷創新將環保融入在了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并轉化為新的動能,把看似矛盾的命題和諧統一在一起,為企業的“雙碳”之路給出了新的啟發。



環保與企業發展的“加減法”
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其第一發展動能是對商業價值的追逐,但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逐漸也對環境產生了負面影響,這會帶來對社會效益的侵害。碳中和的提出,是為了平衡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實現總體價值的統一。但基于客觀產業結構和理性經濟人的制約,導致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對于發展與環保的追求權重產生了傾斜,“加環保”意味著“減發展”,這成為了困住企業而普遍存在的“二元悖論”。如何破局環保與發展“加減法”的投入產出問題,以犧牲更小的發展代價,來實現更大的環保效益,需要新的思路,而在這方面,科技企業有著天然優勢,這是技術升級帶來的降維打擊。
科技企業破局的新探索
對于“雙碳”戰略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對環境保護的單一追求,在實現碳達峰的過程中,推動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轉型是同步進行的,其實也是通過引導綠色技術創新,來倒逼產業鏈的重新布局,而世界正處在新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交匯點,新能源技術背后所代表的循環發展,也足以讓企業在未來構建更長遠的核心競爭力。在科技企業對于環保事業的探索中,誕生出了兩種主要路徑:一種是以技術賦能環保公益事業。科技企業通過成立單獨的事業部或者基金會,以自身積累的科技能力,助力環保公益項目的升級。另一種是以新能源技術實現節能減排。科技企業運用自身技術優勢,提升在生產環節中的清潔能源比例,減少對傳統能源的消耗以及碳排放。
有沒有一種辦法,可以將環保永續與經濟收益相統一,在追逐環保價值的同時可以提升企業的產品競爭力,這是對智慧、眼光和魄力的多重考驗。
以終為始,宏碁以“加法付出”推動“減法效益”
在后工業文明時代,環保永續與經濟發展必然會構成社會前進的雙輪驅動,在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圖景中,低碳不應局限于目的本身,而更應該成為一種發展手段,將環保永續融入公司的主營業務中才能占據新競爭環境中更高的生態位。環保與發展之所以陷入“加減法”的二元悖論,還在于企業在對環保投入的理解還普遍停留在“負債”與“成本”的定義中,如果能實現辯證性地轉化,將其變為“資產”和“動能”,自然就完美實現了破局。

通過宏碁環保日,我們可以看到在這方面,宏碁已經率先通過了驗證。在“雙碳”目標提出多年前,宏碁就有意識開啟了環保永續轉型,以終為始,重新梳理供應鏈模式,早在2008年便加入CDP(原碳揭露計劃)供應鏈系統,以此設立減排目標和減少能源消耗,到2020年,實現了全球總碳排量減少60%的環保成績。隨著環保永續轉型的推進,將環保做進生產的每個環節,并實現了清晰的節點管控,將環保材料做進了主營產品PC中,具體在宏碁·未來 保版以及其他環保產品的誕生上,落地在三點:環保設計、環保材質、環保包裝。
在環保設計上,不使用化學物質的前提下,通過吸睛的色塊和紡織紋理表面,以堅實視覺外觀實現穩重感的同時,又不失時尚精致。使用標準化螺釘以便于拆卸、維修、升級和回收,能有效延長機器使用壽命。
在環保材質上,使用超過99%可回收面板,機身表面沒有噴涂VOC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機身使用30%的PRC塑料(Post Consumer Recycled消費塑料回收),鍵盤鍵帽中的PCR塑更是高達50%,觸控板使用OBD材質(海洋回收塑料)制成。
在環保包裝上,通過從尺度到包裝組件的重新設計,將包裝和印刷減少了63%以上,包裝過程中,再生紙漿的組成占比高達90%,所有印刷均使用大豆油墨,環保無污染且100%可回收再利用。
通過reduce、reuse、recycle,宏碁不僅實現了節能減排,還解決了原有PC行業常見的問題,比如原始材料的高能耗和不可升級性,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從更長遠的視野來看,也創造了可循環永續產品的良性生態,降低了產品生產的邊際成本。據悉,環保產品已實現了階段性的盈利,這一切都有賴于宏碁在環保生產上的長期投入,可見,只有足夠多的創新“加法付出”,才會帶來真正的“減法效益”,并同時實現長期的環保價值。



隨著更多科技企業的創新與探索,環保與發展的“加減法”二元悖論終將成為過去式,一個更為生機盎然的世界也會在不遠的將來降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