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搶灘萬億土壤修復市場 京藍科技開啟“組團作戰” |
(時間:2018-10-15 13:24:21) |
來自日前權威媒體報道消息稱,京藍科技擬斥資近9億元購買中科鼎實56%股權。與此同時,上市公司擬向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2.27億元。值得關注的是,本次交易不會導致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 作為資本運作的“老江湖”,嘗到了并購甜頭的京藍科技,繼續發力環保并購:中科鼎實成為目標。近日,停牌近半年的京藍科技終于拋出了收購草案。9月底,京藍科技發布公告,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中科鼎實自然人股東合計持有的56.72%股權。 同樣是買買買,人家是到處買,京藍科技是同一標的分批次買。為確保此次交易順利進行,京藍科技擬向不超10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2.31億元。本次交易完成后,京藍科技將合計持有中科鼎實77.72%的股權,最終將以“現金+發行股份”的方式完成對中科鼎實的收購。京藍科技稱已與對方就方案初步達成一致,尚有具體細節需要進一步商討、論證和完善。對于這次收購,京藍科技醞釀已久,并且勢在必得。 中科鼎實有多香?據了解,中科鼎實主營業務為環境修復工程服務。目前已經形成以污染土壤修復為核心,以地下水修復、固體廢物環境污染治理等新興領域并舉的業務格局。截至2018年4月底,中科鼎實已簽訂正在執行的合同預計在2018年實現收入近5億元。而在上半年,中科鼎實僅用了半年的時間,凈利潤就超過4000萬元,逼近其2017年全年盈利水平。迄今,企業已經形成以污染土壤修復為核心,以地下水修復、固體廢物環境污染治理等新興領域并進的業務格局。 與中科鼎實業績增長趨勢相對應的是,近年來,土壤修復產業逐漸進入了政策利好、業務產品需求巨大的窗口期,市場盈利空間愈加清晰。2018年8月底《土壤污染防治法》落地,這是我國首次制定專門的法律來規范防治土壤污染,也意味著凈土保衛戰將隨之迎來一系列政策利好。 我國土壤修復市場究竟有多大?據公開資料顯示,當前我國土壤修復產業的產值不及環保產業總值的1%—2%。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城市環保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測算,土壤修復市場理論上的總市場容量超過101047億元。期間,行業會經歷強者恒強、小企業逐漸被淘汰等由無序競爭變為有序競爭的過程,這一點在行業上已經有所體現。 公開資料顯示,京藍科技據悉,京藍科技創立于1993年,1997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營業收入主要來源于智慧生態節水運營服務和環境園林科技服務兩大業務板塊。京藍科技表示,公司與中科鼎實從事的業務屬于節能環保行業的不同細分領域,同屬于生態環境產業,通過此次收購,公司深入環境修復領域,可以有效的與公司既有業務形成互補。此外,本次交易將開拓新的業務增長點,優化公司收入結構,增強整體抗風險能力。 本次交易前后,公司主營業務構成未發生變化。中科鼎實將成為公司子公司,強化品牌宣傳、開拓全國市場,抓住環境修復行業發展的戰略機遇,提高市場競爭力。也為未來的財報,更增添了亮眼的內容。按照京藍科技的說法,收購之后,上市公司將具備“水土共治”一站式環境修復解決方案能力。財務數據顯示,在今年上半年京藍科技實現歸屬凈利潤接近1.16億元。 不過,京藍科技在通過并購增厚業績的同時,也帶來了高額負債,這是并購的一體兩面。也就是說,無論后續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是否能夠通過審核,上市公司都計劃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通過進一步收購中科鼎實股權實現對中科鼎實的控制。即便此次交易事項無法通過證監會核準,仍會在條件具備、資金允許的基礎上,繼續收購中科鼎實至少30%股權,實現對中科鼎實的控股。
|
|
|
|
推薦圖片 |
 | 國內外專家學者匯聚沈陽 共商大氣污染預防 | 為推動亞太經合組織(APEC)各成員經濟體中小企業間的國際技術交流與合作,推動中外中小企業在環保產業技術領域發展,加速企業間成果對接與洽談,由第十屆APEC中小企業技術交流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