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地下污水廠將成為未來趨勢 碧水源先發優勢明顯 |
(時間:2015-7-2 13:55:11) |
因具有占地面積小、生態環境友好等優勢,地下污水處理廠在多地出現,業界普遍認為污水處理廠“往下走”將成為未來趨勢,碧水源、東方園林等具有先發優勢。 大智慧通訊社多方了解到,在建設用地趨緊和生態環境保護要求趨嚴背景下,將污水處理與生態保護有機結合的地下污水處理廠有望成為未來發展趨勢。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王凱軍介紹,占地面積小是地下污水處理廠的明顯優勢,與地上污水廠相比,可節約一半左右的建筑面積;同時,臭氣、噪聲等傳統污水廠的常見問題也更易得到有效控制。目前云南昆明、北京、山東青島、安徽合肥、廣東深圳、江蘇蘇州、廣西桂林等地均已展開地下污水廠的建設。但地下污水處理廠的建設目前仍處于前期發展階段,在標準制定、技術創新領域仍需進一步探索,尚未大規模推廣。根據現實情況因地制宜仍是地下廠建設的基本準則。 一位環保行業研究員向大智慧通訊社分析,從公司層面來看,地下污水廠建設首先會利好兩類公司,一類是傳統污水處理公司及設備制造商,如碧水源、北控水務集團等;同時由于地下處理廠的地上部分大多設計為城市公園等景觀,從而為生態園林公司提供了市場空間。傳統園林公司如東方園林目前在苗木業務外,正積極布局城市景觀系統打造及水生態系統規劃領域,拓展生態城市規劃、水生態治理等新業務,有望在地下污水廠建設中直接受益。 碧水源是國內地下污水廠建設的主力公司,在技術和項目經驗上均擁有明顯優勢,公司主打膜技術MBR工藝占地面積小,在昆明、石家莊等地擁有已建和在建項目。公司總經理戴日成介紹,地下污水廠的噸水造價雖比地上廠略高,但生態效益明顯,綜合運行成本并不會有明顯劣勢,且地下廠對技術設計的要求更為嚴格,對公司及整個產業來說都是一個新的發展機會。 目前國內在運規模最大的地下污水處理廠,昆明第十污水處理廠是由碧水源投建,該公司去年8月10.96億元中標山西省太原市晉陽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項目一期設計規模32萬立方米/日,采用全地下式結構設計,建成后將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全地下污水處理廠。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