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政策】廣州擬出臺垃圾焚燒選址地生態補償措施 |
(時間:2012/6/7 11:07:13) |
200干部學習垃圾分類考出高低 6月5日至6月6日,廣州市組織了10區2市城管局分管領導和業務科長,131條街道、35個鎮分管領導共200余人參與垃圾分類工作培訓會,這是廣州自試行垃圾分類以來最大規模的組織基層公務員隊伍參與垃圾分類學習。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次培訓中,市城管委和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就廣州垃圾處理提出了不少意向性措施,如“生態補償”政策等。 黃埔區考試排名第一 據介紹,本次培訓會的組織規模、參會人數均為歷史之最,全市所有的區(縣級市)、街、鎮分管垃圾分類工作領導悉數到場。在培訓結束后進行的考試中,除番禺一公務員因公缺席外,所有公務員都積極應試,天河區更是有4人額外要求參加考試。新快報記者看到,試題基本取材于《廣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暫行規定》,通過測試可了解這些基層負責垃圾分類工作的公務員自身對廣州垃圾分類的了解情況。結果,黃埔區14名參考公務員以平均分99.43排名第一,海珠區和從化市均以97.9平均分排名第二。而番禺、越秀、花都三區分別列9、10、11名(因海珠從化并列第二名,故11名是最后排名),排名墊底的花都,11名公務員上陣平均分僅85.81分。 “番禺花都的分數較低,顯示出哪里群眾分類呼聲越高,主管官員得分越低的局面。”點評試卷的城管委工作人員評價說。 擬出臺生態補償措施 在該次培訓中,透露出不少未來廣州市政府可能實施的垃圾處理政策。市城管委分類管理處處長余尚風在做培訓時,提到了備受關注的“生態補償”政策。據悉,目前廣州老城區的生活垃圾不少都運往白云區的興豐填埋場和李坑焚燒廠進行處理,一定程度上對白云區的環境造成影響;而計劃建設的番禺、花都等垃圾處理設施,對于選址點的環境也造成壓力。 對于這種局面,余尚風提到,廣州市擬出臺“生態補償”措施,即老城區通過財政補貼白云區,以非垃圾處理設施選址點財政補貼給垃圾處理設施選址點的方式進行補償。 參考臺北政策可先試點 而市政府副秘書長古石陽在課后評講中也提到,針對目前垃圾分類下放到基層沒部門愿意牽頭的尷尬狀態,基層街道需要建立一個垃圾分類的組織和運行體制,物業、管理公司和居委會需要成為該運行體制中的實施主體,并且需要在日后切實執行垃圾分類政策,“不搞垃圾分類的物業管理公司,是不稱職的物業管理公司”。對于已經在廣州部分社區試行的垃圾不落地政策,古石陽認為還可以嘗試更多的試點。 對于近期有輿論提議廣州可參考臺北實施垃圾按袋收費政策,古石陽認為可以試點,但一下子就大面積推廣收費不現實,“可以采取定量收費方式,即一定數量不收費,超過該數量就要收費”。 記者向廣州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了解到,培訓會提到的生態補償改革基層垃圾分類架構增加試點形式等觀點,不少是意向性措施。廣州下個月擬舉辦全市垃圾處理工作大會,如果這些措施能趕得上“走程序”,則有可能在近期出臺并實施。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